人們總有一個慣性思維,這個慣性思維不官是否正確總會影響人們的行為判斷。相信我們每個人也用過不止一部手機了,手機上有很多使用習慣。但是這些使用習慣真的正確嗎?下面我們就辟辟謠,看看這些習慣你中招了沒有! 手機屏幕很脆弱,必須貼膜 其實關于手機需不需要貼膜的問題一直被討論著,但始終沒有很好的定論。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手機屏幕很脆弱,這個觀點是錯誤的。現在的手機屏幕大多采用鋼化玻璃質地,從理論上來說,硬度高的可以對硬度低的造成劃痕或劃傷。鋼化玻璃的硬度一般是6.5,而多數金屬的硬度是5.5,如果金屬鑰匙跟鋼化玻璃相摩擦的話,受傷的只能是硬度更低的金屬鑰匙。所以,人的指甲和刀具等日常物品根本不會對屏幕造成什么影響。除此之外,貼膜會影響手機的屏幕顯示效果和手感。 新手機買來要徹底用完電才能充電 現在的手機基本都是鋰電池,在購買手機時銷售人員還是會經常告知我們,手機先要把電量徹底用完,然后持續充電12小時,并這樣重復三次,才能徹底激活電池容量。其實這是個誤解,是從鎳電池流傳下來的說法。鋰電池和鎳電池的充放電特性有非常大的區別,根據技術資料顯示過充和過放電會對鋰電池、特別是液體鋰離子電池造成巨大的傷害。 現在的鋰電池,完全沒有前幾次要充夠12小時的說法。一般兩三個小時充滿后,大多數機子里的自動保護電路就會自動切斷電源,再充也沒用。以前的電池它們都有記憶效應的所以要充滿再放光電為止,連續幾次都會擴大它的容量,鋰離子電池的誕生就是為了擺脫記憶效應而研發的,出廠的時候己經激活。因而新手機充電最好按照標準時間和標準方法充電,特別是不要進行超過12個小時的超長充電。通常,手機說明書上介紹的充電方法,就是適合該手機的標準充電方法。 攝像頭像素越高畫質越好。 最好的例子就是iPhone,堅持了幾代的800w像素,雖然在像素數上已處于下游,但是其拍攝質量一直是業界的標桿。但是現在的安卓手機動輒1300萬像素,成像效果反而不如800萬像素的iphone,這是由于和手機的優化相關。此外,個人的拍照技術也是外因之一。因此,高像素等于高畫質的想法也是完全不正確的。 手機CPU核心數多運行一定快。 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就是高通處理器和MTK處理器,由于工藝以及構架的原因,MTK處理器在相同的核心下性能普遍不如高通處理器,而且甚至高通的4核都要比MTK的八核快。Android手機的運行速度主要體現在處理器這一層面,這也是眾多手機廠商的一大賣點,自從多核心手機處理器問世以來,廣告中各種極速四核、真八核等宣傳用語層出不窮。而我們選購手機的時候,手機CPU核心數多的一定運行快嗎?當然不是,事實上,處理器的處理能力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制程、主頻、架構、帶寬等等,而并不是隨著核心數的增多而成比例增長。 手機要時常清理垃圾緩存運行才快 手機使用一段時間后會變慢,相信很多用戶都碰到過,尤其是安卓用戶。的確,手機在長時間運行后會產生大量無效文件,通常把其稱為垃圾文件或者為緩存文件。當手機使用卡頓變慢時,用戶通常認為使用系統自帶或者第三方的手機助手進行清理就能使手機運行速度變快,其實,這一點并不完全正確。 手機有兩個很重要的性能參數:ROM和RAM。手機的ROM用來存儲文件、音樂、圖片等等,上述提到的垃圾文件和程序緩存就存儲在ROM中。手機的RAM是指運行內存,它的大小決定了你的手機可以開多少后臺程序。現有的手機助手一般有兩個功能,一是幫助你關閉后臺程序,提高可用RAM空間,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決卡頓問題,但是一旦你開啟程序又多了以后還是會有卡頓現象;二是清理ROM中的各種垃圾文件,但是通常這些垃圾并不會影響你的系統速度,而那些真正影響系統速度的都是系統服務級程序,第三方清理助手沒有權限也不敢隨便清理,他們只會幫你清理掉一些不痛不癢的幾十或者幾百MB左右的“緩存”。所以,對于安卓用戶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備份好數據后重新刷機,就像電腦重裝一樣,手機又像新的一樣。 總結:這些習慣有的是來自于朋友的口口相傳,有的是來自廠商的思想灌輸。總之這些固有的經驗肯定會影響你使用手機的方式。不過這些方式不一定都是正確的。甚至有些習以為常的常識都是錯誤的,有則改正無則加勉吧! |
© 2008-2025 移動叔叔. 版權所有,專業的網絡售后平臺 ( 閩ICP備18006692號-3 )
商務合作|Email:service@mobileuncle.com|手機版|移動叔叔
GMT+8, 2025-5-14 01:56 , Processed in 0.161150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