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對于智能機來說越來越重要,有的廠家堅持彪像素,有的廠家在不多的像素上進行優(yōu)化,有的廠家則另辟奇徑,做出差異化的效果。總體來說代表是像素派:Nokia、SONY、魅族等廠家,進行優(yōu)化的代表廠家:蘋果、HTC等。而做出雙攝像頭的代表廠家則是:HTC、酷派、榮耀等。還有一種是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利用算法,做出更高的像素,比如OPPO FIND7和OPPO N3,可以拍攝高達6400萬像素的圖片。目前說哪個廠家更優(yōu)勢有點為時過早。也許2015年這種趨勢會見分曉。 硬功派:飆像素 Nokia當年的808以4100萬像素猶如石破天驚一樣,當年很多智能機還只是停留在800萬像素左右,當時這個智能機說是媲美單反,確實不為過。高達4100萬像素,有蔡司認證鏡頭的諾基亞808在拍攝方面替代一般的數(shù)碼相機是毫無壓力的,但是PK單反則是廠家的一種宣傳廣告而已。實力上還是有差距的。因為PureView技術,所以諾基亞808可以實現(xiàn)裁切畫面式地變焦,說白了就是數(shù)碼變焦。 ![]() 而以SONY為代表的智能機,生產(chǎn)的CMOS目前像素可達2070萬像素,SONY旗下的Xperia Z2,Z3就是優(yōu)秀代表,甚至不少媒體評測認為,勝過iPhone 5S的拍照效果。而魅族的MX4 和MX4 Pro雖然硬件看上去很強,但是在軟件算法上明顯不如SONY駕馭自如。后續(xù)期待更多的優(yōu)化。 內功派:拼優(yōu)化 蘋果從iPhone 4S開始就一直堅持800萬像素的攝像頭,最新的iPhone 6 Plus是采用了全新的iSight傳感器,單個像素面積為1.5μm,支持最大的f/2.2光圈,并且加入了Focus Pixels技術(像素級別對焦),亦即是相位檢測自動對焦,比起傳統(tǒng)的反差對焦方式來說對焦速度要更加快,對焦速度要比iPhone 5S的快兩倍。另外,iPhone 6 Plus也一樣支持雙色溫閃光燈,不過就由原來的兩顆不同色溫的閃光燈合二為一變成了一顆,iPhone 6 Plus更首次加入了光學防抖的技術,能夠在暗光環(huán)境拍照的時候能夠對圖像進行有效的防抖動補償,提升拍照的成功率。 ![]() iPhone 6 Plus的拍照水平依舊延續(xù)了蘋果一貫的高水準,無論在白天還是夜晚,都能夠保持不錯的水平,此外,由于iPhone 6 Plus采用了全新的iSight傳感器,使得它的暗光拍攝噪點更少,再加上光學防抖,能夠讓iPhone 6Plus的弱光拍照水平得到大大增強。 少林派:內外結合 HTC,酷派,榮耀明顯是看到了,手機越來越薄,但是相機彪像素明顯是有極限的。所以,他們不約而同的采用了后置雙攝像頭的做法。雖然外觀上看做法類似,但是明顯算法上還是有很大差異。 榮耀雙攝像頭和m8不一樣,m8是主副攝像頭,副攝像頭只負責記錄景深沒有功能,6+是兩個主攝像頭,雙倍感光面積,加強夜景拍攝,可以一個對遠焦一個對近焦,對焦速度極快,雙對焦HDR加上華為的算法實現(xiàn)單反級的f0.95到無限遠,華為技術贊一個,期待明年iPhone雙攝像頭帶來的更多玩法。尤其是榮耀這次是采用的平行攝像頭的做法。榮耀獨創(chuàng)仿生平行雙鏡頭手機榮耀6Plus,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的拍照,成為手機行業(yè)中的又一里程碑式的旗艦產(chǎn)品。搭載獨家專利的3IE算法引擎系統(tǒng),以媲美單反相機的拍照體驗,掀起智能手機領域前所未有的拍照革命,讓智能手機真正實現(xiàn)“雙眼看世界”。 ![]() ![]() 明教:優(yōu)化整合 而以OPPO為代表的則是通過同一時間快速拍照多張圖片進行合成,其中OPPO N3可以達到6400萬像素。N3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6400萬像素,OPPO N3是通過PI2.0+原畫引擎的多幀超采樣技術進行計算,輸出6400萬像素的高清照片。這么高的畫質有什么用呢?給雜志拍封面,N1已經(jīng)做過了,6400萬像素,打印巨幅海報也是沒問題的。相比OPPO N1的拍照,N3除了換成電動鏡頭,在軟硬件方面都有很大的升級。它采用了一顆1600萬像素,1/2.3英寸感光元件,單位像素點面積達到了1.34μm,最大f2.2光圈的鏡頭。值得一提的是,它的CMOS來自OnmiVision而非索尼。 ![]() 以上四種趨勢,目前還處于各自發(fā)展的階段,也許2015年會進一步的分化,哪個更強會進一步明朗化。 |
© 2008-2025 移動叔叔. 版權所有,專業(yè)的網(wǎng)絡售后平臺 ( 閩ICP備18006692號-3 )
商務合作|Email:service@mobileuncle.com|手機版|移動叔叔
GMT+8, 2025-7-12 15:24 , Processed in 0.16673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