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看國產手機每年那么大的量,但是真正賺到錢的很少。當然,在這種大環境下,無人能夠獨善其身。但是我們絕對不能降低對產品的要求。如果利潤沒有了,產品再丟了,這才是一種災難。” ——在采訪中,魅族手機CEO白永祥表示,在目前中國的商業環境下,魅族沒有刻意追求規;蝮w量的發展,與之相對應的是對產品的近乎偏執的追求;仡櫴謾C行業2013年的群雄混戰,展望2014年的塵埃落定,這家特立獨行的企業在行業急速變化的當下能否保持住自己最初的堅守?以下是本刊來自珠海魅族的獨家專訪。 魅族手機CEO白永祥 回顧與展望,硬件加速是否持續? Q:能否回顧一下2013年的手機行業? A:2013年其實發展的脈絡已經很明顯了。 從整個行業看,移動互聯網的重要性或廣泛性越來越明顯。以前大家都在說移動互聯網,但2013年這個概念顯得更為具體而明確。 從終端來看,硬件的提升有點超出我們預期。比如屏幕飛速的奔向了FHD 1080P。原先我們還預計這么高分辨率的屏人眼到底能不能看出區別?因為喬布斯說300PPI以上就是Retina屏,人眼已經看不出差別。另外除了蘋果之外,各大手機廠商毫無例外的奔向5寸以上。 通信制式方面,2013年3G在國內取得了相當的規模,TD市場今年突飛猛進,一下子占到了一半多,可以看到移動對渠道的影響和整合是非?焖俣辛Φ摹4G開始有一點聲音,但是還沒成規模。 另外消費者的消費理念也得到了逐漸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大屏智能手機,同時開始追求手機的一些本質,而不是拼命的去追求“世界最快”。我們始終認為消費者的理解能力和審美能力都是在提升的,這也是產品發展的必然。如果你連這個都不相信了,那么(企業)就沒有后續的發展可言了。 當然我們也看到2013年還有另外一個特點,那就是過度營銷。當然這種情況不止是手機行業,在很多傳統產業也非常普遍。在這個階段,大家都這么做的時候,你如果不發聲就會非常被動。但過度營銷會帶來一些本質的害處,同時也會帶來一些虛假的繁榮,關注產品的力量會下降。 實際上我們真正放眼看業界,在2013年,雖然炒得很厲害,但是真正做出好產品的廠商并不多,掰開手指數得過來。當然是否我們已經做出了好產品,說這話顯得有點驕傲。但是MX3依然是同時代值得驕傲的產品,在2499元這個價位上也是國產手機中賣得最棒的,這個在業界是沒有疑問的。 Q:談談魅族在這一年的收獲? A:比如說,我們發布了有代表意義的MX3,基本上代表了產業趨勢。我們的產品節奏不說超前,但至少是正確的。隨著TD市場的進步,我們的MX2和MX3都推出了TD版本,這也是我們的一些收獲。 還有一些重要的收獲,比如我們與互聯網業界的合作取得了大幅的進步。比如我們提到的“Connect to Meizu”的概念也變得越來越具體,而不僅僅是一個概念。包括視頻、音樂、社交、支付、娛樂等應用,我們都整合了非常優秀的互聯網資源。 值得強調的是我們的Flyme 3.0,與iOS某些地方不謀而合,非常強調用戶體驗。在整個Android的產業鏈里,我們是真正下了大功夫去做這件事的廠商之一。從最終結果來看,以上這些也使得我們的用戶量比去年又增長了兩倍多。 你以為扁平化是iOS 7和老羅的專利嗎?其實魅族一路走來都在向圖標扁平簡單化轉變 Q:硬件的加速發展是否會延續到2014年? A:其實觀察手機的發展歷史,一直是沿著一條主線,也就是設計語言的變化。比如諾基亞時代,我們追求的是產品皮實、耐摔;蘋果時代追求的是外觀和用戶體驗;互聯網時代,追求的是如何更方便的互聯互通。 我們追求的是做出更好用的手機,在保持設計語言這條主線不變的情況下,硬件會做相應的提升。比如從終端來看,2014年FHD屏會變成主流,但2K的設備也會發生。當然2K不是完全沒有意義,這種分辨率度的提升肯定會帶來某種效果的提升。但是要做一些平衡,比如系統的能力,CPU的能力,以及由此帶來的功耗上漲。如何平衡以上這些因素,是需要花功夫的。 攝像頭方面,我們更追求照相的實際體驗。至于參數到底是13M、16M還是20M都不是我們思考的重點。比如蘋果的5S,它的攝像頭就仍然是8M,但是把pixel增大了。這里要普及一個概念是,一般常用的13M攝像頭是1.12μm的pixel,我們的8M是1.4μm,蘋果的8M則是1.5μm,這使得你的手機進光量會加大。所以未來攝像頭方面,我們會沿著大像素的路線來走。 AP方面,2014年的發展會逐漸到瓶頸,因為性能已經足夠用了。至于“八核、大小核、64位”等概念,現在要做出判斷哪種是主流還是太早了一點。比如說八核實際上證明不完全是噱頭,在平衡功耗和性能方面有它存在的價值。64位到底會不會導致用戶體驗的提升?這個還有待觀察。如果說性能夠用了后,64位是否必要也是值得思考的。其實現在的技術發展,64位并不是一個很大的技術瓶頸,相對而言64位的困難遠遠小于把功耗做更小的困難。 供應鏈策略,一切為均衡服務 Q:網絡傳言魅族明年可能用MTK的八核芯片,能否談談魅族的供應商策略? A:我們確實注意到MTK這兩年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在通信整合上的進步也是非常明顯的。MTK在2G的時候取得了非常大的輝煌,在過渡到3G的時候,一度比較危險,但是現在又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我們的產品策略不會改變,還是要創造更好用的大屏手機。不管是哪家的芯片,三星、MTK、高通的也罷,只要能幫助我們完成“更好用的大屏手機”這個概念,我們都會去考慮,不會刻意強調采用的是哪家AP。 當然,“更好用”也意味著是要夠快的,性能要能夠更好的推動FHD、甚至2K的屏,同時也要對3G、4G等通信制式能夠更好支持。 Q:魅族會不會自己來做供應鏈? A:沒有喬布斯這樣的產品瘋子,就沒有蘋果的成功。但是沒有庫克這樣優秀的供應鏈整合能力,蘋果也沒有今天這么輝煌。隨著業界整體售價的下拉,整個競爭的激烈和技術的扁平。如果不在供應鏈做一些文章,怎么在行業立足? 當然供應鏈也意味著技術進步,和產品創新的環節。因為很多技術來自于供應鏈,蘋果也沒辦法一家把整個供應鏈整合。所以當我們在重視產品的時候,實際上也是在重視供應鏈。我們與其他人不同的是,我們不是在找便宜的東西,而是在找我們需要的東西。 Q:是否魅族的很多器件都采用定制?比如MX3的15:9的屏幕? A:其實我們選擇元器件的標準,依然是先選擇通用的。大家都知道,用通用的成本低,用標準的省心、省事。 但是我們想要做的是心目中的手機,有時候在標準品里我們會找不到我們要的東西。比如說引起廣泛討論的15:9的屏幕。大家都是用16:9,這種標準屏非常多,而且供應商也特別樂意幫你做,因為你不用還可以賣給別家。 那魅族為什么要做15:9呢?因為我們認為大屏手機在瀏覽的時候,寬度更重要。所以15:9的屏在5.1寸的時候,它的寬度達到了5.3寸。有了我們需要的寬度以后,就可以做出長度比較適中的手機,同時握在手里沒有頭重腳輕的感覺。所以哪怕是花了錢,成本提升了,我們也絲毫不動搖的去做這樣的屏幕。 喬布斯說過,設計為什么會失敗?很多時候外觀設計師做出一個ID,而結構工程師說這個做不了。結構工程師畫出結構后,制造工程師又說做不了。所以從設計變成產品,最終大相徑庭,變成不是你最初想要的產品。所以要貫徹最初的設計思想,就必須制訂目標,非常堅決的執行。 Q:在產品設計中,創始人黃章會參與多少? A:黃總的意見非常重要,但他也會聽取我們的意見。 就像蘋果的喬布斯一樣,他的一些理念在當時可能不被理解,過于超前,但事實證明他的很多意見最終是對的。黃總并不是比其它人更聰明。而是說黃總的投入度、純粹度更高,沒有這么多私心雜念。所以在他心里面能鑄就的對產品的高度,并不是一些蜻蜓點水的人能做到的。 為什么世界上總是只有少數的公司能做出優秀的產品?這一點是核心的決定因素。企業的競爭力終究是源于產品,但是產品是由人而創造,所以競爭力也是由人產生的。蘋果做到這么優秀,很多人都在學習,但是為什么其它人做不到?有些時候這就是商業的微妙之處。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公式,最終都是由人來決定。 不會單獨做互聯網品牌 Q:怎么評價Iphone 5c?魅族未來會不會做入門級或低配的產品? A:從市場反饋來看5C可能不是很好。但是從另一方面看,有了5C,大家可能覺得5S更加值得。 之前大家認為蘋果為什么5C不定更低的價格,比如3000+。但是蘋果最終定價還是在4000以上,其實如果蘋果定3000+才是錯誤的。就算是5C賣得風生水起又怎么樣?結果是不斷的把你的品牌往下拉,5S可能就賣得沒這么好。 現在蘋果的業務還是非常健康,5S就拿4寸屏依然賣得很好。所以我認為5C表面上看似乎有點失誤,但是是不是大智若愚,也不得而知。 對于入門產品,我們會做類似的思考,但是不管我們怎么配,不會影響到我們對手機的追求和看法。魅族的出品必須達到我們心底的衡量標準,不能影響到用戶體驗。 Q:對互聯網手機的概念怎么看?您認為中國手機廠商在商業模式上是否還有創新的空間? A:其實魅族在電商與互聯網營銷方面是走得較早的,只不過跟競爭對手相比,我們更追隨自己的內心。從本質上說,現在的智能手機就是互聯網手機,離開了互聯網,手機也談不上智能。魅族還是會專注于本身的品牌,而不會去再打造一個互聯網品牌。 我覺得中國企業現在應該更關注產品創新而非商業模式的創新,中國人的智慧已經使世界刮目相看,商業模式的創新其實已經有點過度了。 可能由于小米取得的一些成果,使得人們思考商業模式到底有多重要。當然,我們理想的商業模式就是做更好的產品,賣給更多的用戶。我們認為變化是永恒的,只要我們發現世界變了,我們也會跟著變化。 Q:從“煤油”到普通消費者,如何平衡消費群體的轉變?如何看待日漸活躍的網絡意見領袖? A:一個有活力和影響力的品牌,其中心應該有一些狂熱者,具體到我們來說就是“煤油”。比如地球地心溫度高達幾億度,人們在地表才能感受到溫度。品牌也是這樣,如果品牌沒有這種應有的熱量,外面的人怎么能感受得到呢?只要這些群體跟公司的精神文化相吻合的,是由于產品本身的吸引而自然的出現的,那我覺得不用去干預它。 當然了,普通用戶我們希望越多越好,普通用戶與“煤油”也是一個相對的關系。所以不用去思考怎么去平衡,這是一種自然產生的力量。 MX3發布現場的煤油們 至于國內的意見領袖,我們會重視他們的一些看法,同時思考自身的一些策略。如果你要創造出偉大的產品,一定要有堅強的內心。強大的內心有時候跟固執、偏執有些相似之處,如果沒有一點偏執,別人說往東就往東,說往西就往西。所以我們不會去刻意迎合一些意見領袖的意見。 國產手機表面繁榮下隱藏危機 Q: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智能手機競爭最激烈的市場,對于魅族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 A:中國是全球競爭最激烈的市場,看似一種繁榮,但是也是一種危險的信號,其實會導致整個行業的無序。過度的競爭使得整個行業不賺錢了,不賺錢大家就沒有精力去沉下新思考、去創新,最終導致行業的不健康發展。 實際上,現在的中國智能手機業是基于一種Android的免費平臺的表面繁榮,核心的東西我們都沒有。這么多年,操作系統現在中國還沒有。一些核心的芯片制造專利還是在美國公司手里,顯示屏還是掌握在日本公司手里。 舉個例子,以前我們想把MX的Home鍵用水晶來做,我們去浙江的蒲江縣考察。這個地方有大大小小上百家做水晶的店鋪,那種小水鉆20元一千多顆,相當于2分錢一顆。以前國外做這種水晶的價格維持在80元一千顆,中國人一來就做到20元一千顆。最終我們沒有用他們的產品,因為精度達不到要求。 所以這是一種低端的競爭。手機也是一樣,別看國產手機每年出了那么大的量,但是真正賺到錢的很少。當然,在這種大環境下,無人能夠獨善其身。但是我們絕對不能降低對產品的要求。如果利潤沒有了,產品再丟了,這才是一種災難。 Q:魅族如何走出去,進軍海外市場? A:因為現在我們還沒達到一定的體量,所以要針對國外定什么樣的目標還不好說。我們不會去遍地開花,我們希望在某些地方能生根發芽,同時會有一些品牌運作和增長。比如說在俄羅斯,比如在臺灣、比如巴西等地,甚至在美國。這種渠道可能需要一些代理,我們會采取靈活的方式,甚至可以和當地品牌合作。 |
© 2008-2025 移動叔叔. 版權所有,專業的網絡售后平臺 ( 閩ICP備18006692號-3 )
商務合作|Email:service@mobileuncle.com|手機版|移動叔叔
GMT+8, 2025-7-13 05:05 , Processed in 0.16229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