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Android智能系統誕生以來,智能手機就全面邁入了觸控時代,而隨著觸控操作取代鍵盤成為主流操作模式后。作為集操作、顯示與一身的手機屏幕也越發變得重要,再加上消費者對多媒體功能需求的提高,手機屏幕開始變得越來越大。如今3.7英寸、4.0英寸已經被視作“小屏”,而4.3英寸、4.5英寸也是屢見不鮮,今年HTC、三星的年度高端產品更是做到了4.7英寸、4.8英寸,那按照這樣的增幅,明年似乎是廣泛要普及到5.0英寸了,但真的是這樣么? 當屏幕尺寸增大至4.5英寸以上時,單手操作就變得比較困難了,首先是體現在Android系統的“下拉通知欄”,多數人需要改變手掌姿勢才可以將拇指放到屏幕最上方;另外由于機身寬度也增加了,拇指碰到最左邊屏幕時(以右手為例)也需要改變手掌姿勢。但這個時候不僅操作的舒適度會大大下降,并且由于手掌不能牢牢握住手機(幾乎是手機放在手掌上,而不是被握住),如果有人不小心碰到你,恐怕你的愛機就要進行“一米自由落體”了,機身破損是小事,屏幕開裂那就是大事了。
所以智能手機的“大屏化”已經到了極點,像三星I9220那樣的特殊產品,不可能成為市場主流和普及的機型,那么當屏幕尺寸不再提升的時候,手機屏幕未來還會有怎樣的提升呢?
產品:I9300 GALAXY SIII(聯通版) 三星 手機 ![]() 分辨率/材質仍有廣闊天地分辨率/材質仍有廣闊天地 首先是分辨率,分辨率隨著屏幕的增大也在提高,從最初的240x320、360x480、480x800、540x960直至現在的1280x720,但當屏幕尺寸瀕臨極限時,分辨率仍有很大的提升,未來可以做到1440x900甚至1920x1080也均有可能,屆時手機的屏幕的細膩度會再迎來一個新的臺階。 另外還有材質及功耗,目前手機屏幕主要有IPS、TFT、LCD、AMOLED四大類,主要是在色彩表現、像素排列方面不太一樣。
色彩表現包括許多方面,有主要有飽和度、對比度、亮度,首先不同的屏幕對于純黑色、純白色的表現不一樣,像AMOLED家族的屏幕的純黑色的表現非常搶眼,相比之下IPS、LCD就顯得有些發灰,而在純白色時,IPS、LCD的亮度又非常高,表現出來的白色看上去就非常的純。
而像素排列就比較深層次一些,AMOLED家族中的Super AMOLED就采用了Pentile像素排列方式,相比傳統的紅、綠、藍三個子像素來說,Pentile只有紅綠、藍綠兩個子像素,以“借用”的方式來實現三基色,這樣做直接就可以降低功耗,這對于普遍缺電的大屏手機來說相當重要,但由于這種技術目前尚不成熟,像素顆粒感比傳統像素排列方式要明顯一些,所以后來的Super AMOLED PLUS就摒棄Pentile像素排列方式,但這樣的技術難題相信在以后一定會得到解決。
產品:I9300 GALAXY SIII(聯通版) 三星 手機 ![]() 新型屏幕操作嶄露頭角新型屏幕操作嶄露頭角 觸控屏幕,顧名思義就是需要手指觸摸才能進行操作,在觸控手機發展前期,觸控屏幕都還還是電阻式的,只支持單點觸控。隨著電容式觸控屏幕的出現,多點觸控才得以發展和普及,如今幾百元的Android智能手機也都具備多點觸控操作。而這樣的操作在未來也會有所改變。
首先是手勢操作,普通操作是以單指的點擊、滑動,而手勢操作就包含多指、甚至整個手掌的操作,這種操作模式如今已經嶄露頭角。
比如今年新推出的三星I9300,它就擁有豐富多樣的手勢操作:手掌從右至左滑動即可實現截屏功能,兩指按住屏幕前后搖晃可實現放大縮小功能,單指按住屏幕左右搖晃可實現頁面切換。還有搭載iOS 5智能系統的蘋果iPhone 4S:四指按住縮合可實現回桌面功能,四指按住左右滑動可進行程序切換,四指按住向上滑動可調出多任務管理。
寫在最后 走在大街上、坐在地鐵里,放眼望去很少還能見到傳統鍵盤的手機,甚至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也開始用大屏觸控手機,如今幾百元就能買到一部配置不錯的觸控智能手機,觸控操作的普及已然到達了非常徹底的階段。而大屏似乎也成為了高端、旗艦那些產品的代名詞,但手機大屏化已然到達了極限,雖然屏幕尺寸未來可能不會給我們帶來驚喜,但是屏幕所發揮的作用依舊值得我們去期待。 作者:中關村在線 劉寧 責任編輯:謝思聰 |
© 2008-2025 移動叔叔. 版權所有,專業的網絡售后平臺 ( 閩ICP備18006692號-3 )
商務合作|Email:service@mobileuncle.com|手機版|移動叔叔
GMT+8, 2025-7-17 16:44 , Processed in 0.171785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