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矚目的小米手機5在2月24日終于和我們見面,這也是小米時隔一年半以后的一款新的正統小米系列旗艦。它有什么亮點呢?一起開始我們今天的評測:![]() PS:本次評測使用的是小米手機5高配版(驍龍820 2.15GHz,3G+64G,玻璃后蓋,售價2299元)工程機,僅供參考,必須說明的是,本次的高配版售價是2299元,而尊享版是2699元,本來小編還覺得奇怪,為什么只加了16G內存就售價提供300元,仔細看官網的信息,原來標準版小米5是降頻版本的,不得不說,小米現在已經習慣把一些敏感參數不公開了,比如之前的紅米note2換屏門事件,還有其他就不細說了,開頭說這些的意思是,不推薦小米5標準版,只推薦高配版。 開箱和外觀 ![]() ![]() 小米手機5(下文簡稱小米5)的包裝和紅米Note3的風格類似,都使用了白色紙盒配以彩色渲染圖。 ![]() 包裝背部依然是產品的相關參數,小米5使用了驍龍820 2.15GHz處理器,這也是第一批正式開賣的使用驍龍820的手機。5.15英寸1080P屏幕,前置按壓式指紋識別,后置1600萬像素帶光學防抖攝像頭,前置400萬像素攝像頭,電池容量3000mAh。 ![]() ![]() 機身正面依然有一張磨砂保護膜。 ![]() 配件很簡單,電源適配器、USB Type-C數據線以及卡針。 ![]() 電源適配器支持高通QC3.0標準,會帶有多種電壓的檔位,典型輸出有5V 2.5A、9V 2A以及12V 1.5A三種,最高支持18W功率。 ![]() 數據線采用USB Type-C接口,這也是小米第二款采用該接口的產品。 ![]() 機身依然是小米傳統的風格,左上角有小米logo,這次比較特別的是采用了前置home鍵,并帶按壓式指紋識別。 ![]() 小米5采用了超窄邊框設計,手機的體積控制得很好。 ![]() 聽筒部分設計和小米Note很接近,凹槽式聽筒,前置400萬像素UltraPixel攝像頭。 ![]() 小米5也是小米首次加入實體Home鍵的一臺手機,這顆按鍵同時帶有按壓式指紋識別的功能。不過小米5的指紋識別的接觸面積會比其他同類產品小一些,按鍵顯得比較細長。 ![]() Home鍵左邊有多任務鍵,右側有返回鍵,帶有白色背光,背光可關閉,同時亮起的時候顯得有些“蠢萌”。不過過于低矮的Home鍵和較寬的“下巴”搭配看起來總是不那么協調。 ![]() 后蓋有一塊大面積的3D玻璃,這是延續了小米Note的設計語言。 ![]() 3D玻璃給人較強的立體感,只看后蓋的話它更像是一臺小號的小米Note。 ![]() 背部采用了雙邊曲面玻璃,小米稱之為3D玻璃。 ![]() 不同的是金屬邊框上小米5的設計更加成熟,背部的弧面延續到了邊框上,讓手感更加出色。手機的卡槽在機身左邊。 ![]() 支持兩張Nano-sim卡,全網通,支持國內三大運營商,而且兩個卡槽位置都可以插入電信卡。 ![]() 機身右側有音量鍵和電源鍵。 ![]() 可以看到邊框的倒角比小米Note更夸張,從機身頂部延續到機身側面采用了一個更寬而且更加弧線形的設計。 ![]() 后置攝像頭升級為1600萬像素,采用索尼IMX298傳感器,帶四軸光學防抖,6P鏡片,F2.0光圈。 ![]() 攝像頭沒有突起,機身厚度7.25毫米,控制得不錯。 ![]() 機身頂部有3.5毫米耳機接口,并保留了紅外的功能。 ![]() 小米5使用了中置USB Type-C的設計,聽筒和揚聲器分別置于USB接口的左右兩側。 系統與功能 ![]() 小米5使用了最新版的基于Android 6.0的MIUI 7.1,總體的操作和UI和以前很接近,當然也加入了一些新的功能。 ![]() 小米5重新加入了NFC的功能,并稱之為“全功能NFC”,可以通過NFC實現刷公交卡、充公交卡等操作。NFC充值公交卡的功能被整合到了小米錢包里面。 ![]() 當公交卡靠近手機NFC線圈,即可查詢最近的消費記錄。 ![]() 小米5保留了紅外傳感器,可以讓手機充當各種電器的遙控器。小米5還加入了一鍵換機的功能,方便小米的用戶更換新手機。 ![]() 小米5是第一款前置實體Home鍵的小米手機,這顆實體鍵在日常輕觸的時候也可以實現home鍵的功能。不過比較難理解的是輕觸和按下這顆按鍵竟然實現的是同一個功能而且不能自行設置。普通版和高配版的小米5都“只有”3G內存,開機可用1.7G左右,還有優化空間。 ![]() 小米5使用的是按壓式指紋識別,在錄入和使用上和其他同類型產品很相似,沒有太大的不同,不過它的傳感器和手指的接觸面積明顯要小一些。另外,借助指紋識別解鎖的方式和三星手機的差不多,需要先點亮屏幕,在鎖屏狀態下放手指到傳感器上并不會自動解鎖。 性能 作為小米的全新旗艦,小米5如大家所愿使用了高通的新旗艦驍龍820,并使用了3G LPDDR4、UFS2.0等高端硬件,它也是第一個大批量上市開賣(3月1日)的驍龍820手機。 ![]() ![]() 驍龍820使用了四核Kryo核心,這是高通自主研發的高性能64位處理器,其中兩個核心2.15GHz,另外兩個核心1.593GHz,CPU型號是MSM8996,步進是r1p2。GPU也是高通最強的Adreno 530@624MHz,性能非常強大,超越了蘋果的A9處理器,是手機上圖形性能最強的GPU。值得一提的是小米5的GPU驅動版本V141,這一點可以說是媲美親兒子Nexus系列。 ![]() 我們進行了例行測試——安兔兔評測,接近14萬分,雖然和官方宣稱略有差距(不排除是使用性能更強的尊享版測試),不過相對于競品來說已經稱得上是獨孤求敗。另外一款著名測試Geekbench 3,單核性能順利超過了2300分,多核也超過了5300分,表現不錯,其中單核性能在Android手機里面名列前茅。 ![]() 我們也進行了圓周率和RAR的測試,其中圓周率表現一般,用了接近25秒,不過對于一款四核產品我們也不能要求太苛刻了。RAR性能表現不錯,雖然只有四線程但是也高達1800多分,足以媲美很多八線程的手機。 ![]() ![]() ![]() Sunspider測試表現一般,甚至沒有驍龍810表現好。AndroBench磁盤測試,連續讀取和寫入、隨機讀取成績都屬于UFS2.0中的優異表現,比三星S6、魅族Pro 5等同類型更強。隨機寫入表現一般,甚至還不如eMMC 5.0的產品。 針對小米5的跑分我們可以和其他高端的手機做對比,可以看出在一些需要多線程的測試中驍龍820也沒有表現出比多核的SoC有什么大的差距。 ![]() ![]() Geekbench測試中,小米5的單核性能讓人驚嘆,僅次于iPhone 6s Plus,而多核性能上也戰平了有八核心的Galaxy Note5,性能表現優異。 ![]() A1 SD Bench的對比,憑借UFS2.0的強勢,小米5在讀取性能上甚至大幅超越了Galaxy Note5,不過寫入的性能表現不搶眼。 ![]() 我們再利用@ioncannon 出品的CPU Burn來測試一下小米5的一些性能表現,單線程下浮點性能在44~45GFLOPS,這一點超越了此前最強的Kirin 950(A72 2.3GHz),單核功耗超過了1100mW。Cache Test中可以看出驍龍820的二級緩存應該在1.5M左右。 我們也嘗試了四核全開(話說已經很久沒有玩過只有四核的Android手機了…)的情況,浮點運算性能在120GFLOPS左右,介于八核全開的Exynos 7420和Kirin 950之間,對于一款四核產品來說已經很難得了。而功耗方面超過了8000mW,這是我們沒有預料到的,比Exynos 7420和Kirin 950等八核CPU還要高。而穩定性方面,我們打開CPU Burn打開四核全開,從0~27秒都可以保持四核全開滿頻運行,接著大核降頻到2080MHz,到了1分50秒左右,各個核心的頻率都開始波動。總體表現讓人滿意,相比驍龍810已經有大幅提升,但是和Kirin 950那種變態級的頻率穩定度相比還是差點火候。 日常使用中,驍龍820也很輕易就能達到四核全開并高頻運行,這對系統整體響應速度來說是很有好處的。而在日常使用應用的過程中,會動態把各核心調至1GHz左右以節省功耗。 我們也進行了“玄學曲線”的測試,運行第三方應用新浪微博以及手機淘寶,表現都可圈可點,高性能的CPU,超大的帶寬配合1080P的分辨率,小米5可以說沒有什么不流暢的理由。 拍照 小米5使用了1600萬像素后置攝像頭,索尼IMX298傳感器,配合“四軸光學防抖”,F2.0光圈,在攝像頭的配置上相對于上一代產品有明顯提升。而拍照界面延續了MIUI一貫的風格,相信使用過的用戶都很容易上手。我們使用同樣使用光學防抖的iPhone 6s Plus作為對比對象,看看小米5的拍照能力如何: ![]() iPhone 6s Plus拍照樣張(點擊可查看原圖) ![]() ![]() 小米5拍照樣張(點擊可查看原圖) ![]() 這一組樣張兩者從解析力看沒有太大的差距,不過小米5略微有過曝的情況,iPhone 6s Plus在顏色和亮度的把控上都做得更出色一些。 ![]() iPhone 6s Plus拍照樣張(點擊可查看原圖) ![]() 小米5拍照樣張(點擊可查看原圖) ![]() 這一組樣張小米5有著更多的畫面細節,顏色也更加艷麗,不過可以明顯看出畫面的彩噪嚴重,從EXIF信息看出,iPhone 6s Plus的做法是盡量壓低ISO,延長快門時間,獲得更好的純凈度。而小米兩組對比中都出現ISO過高的問題,這樣直接導致畫面噪點過多。而實際上小米5完全可以利用四軸防抖來實現更長的曝光時間,一味提高ISO不是一個很好的暗光解決方案。 ![]() 小米5支持了名為“全網通3.0”的黑科技,它在全網通2.0的基礎上還有提升,具體是在主卡使用移動/聯通4G的同時,副卡也能使用3G網絡進行語音通話。而小米5的另外一個黑科技三載波聚合網絡,由于國內網絡限制,我們這里并不能進行測試。 ![]() 充電測試中,我們在剩余4%的情況下采用原裝電源適配器進行充電,可以達到7.41V 2.07A,總功率超過了15W,表現不錯。沒有采用5V、9V這種常見電壓,也可以看出小米5使用了高通的QC3.0技術(200mV為一檔調節電壓,借此提高充電效率)。充電測試時間方面,我們使用原裝電源適配器進行充電,從4%開始到100%,需要78分鐘左右,表現相當不錯。 總結 從這次簡單的上手體驗來看,小米5帶給我們不少驚喜,強勁的性能表現,更出色的攝像頭以及貼合的手感,在這些硬件提升下依然保持著高性價比,讓消費者在2000元左右價位就能體驗到一臺夠“快”的手機。當然,小米5身上還有一些小的問題,例如實體按鍵功能設定的不合理、拍照噪點過多、閃存讀取稍慢等。關于小米5更多以及更詳細的體驗,敬請大家關注我們后續的評測。 ![]() ![]() |
© 2008-2025 移動叔叔. 版權所有,專業的網絡售后平臺 ( 閩ICP備18006692號-3 )
商務合作|Email:service@mobileuncle.com|手機版|移動叔叔
GMT+8, 2025-7-12 15:17 , Processed in 0.174529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