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絕對是2016年的一大技術趨勢。據悉,量產版的Oculus Rift計劃在明年一季度正式發布。這款虛擬現實設備需要高性能PC才能工作,至于控制輸入,它可支持Xbox手柄,以及自家的Oculus Touch控制器。后者同樣會在明年發布。近期,國內多家VR眼鏡公司相繼獲得億級融資,披露密度之高堪稱罕見,似乎半個月之內幾乎所有的VR硬件公司都拿到了大筆的融資,這說明了國內資本市場對VR的看好。 ![]() 在過去的2015年里 VR界真是熱鬧壞了 一時間, 各種科技巨頭 都造起了眼鏡 ... Facebook收購了這個 ![]() Google秀出了這個 ![]() Samsung做出了這個 ![]() HTC也不甘落后 ![]() 然而 一向高調的蘋果卻不動聲色 難道失去了喬幫主的蘋果 不想再一次引領世界科技的變革了嗎? ![]() 面對800億美元的市場 他們就真的能沉的住氣? ![]() 庫克:“其實,我們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那么,證據咧? 證據1. VR大神入駐 就在上個星期,蘋果雇傭了一個很重要的人,Doug Bowman(道格贠曼),他是蘋果自2014年以來,雇傭的少數幾個高級工程師之一。 So!Who is Doug Bowman(誰是鮑曼)? ![]() Bowman是喬治亞理工的博士、弗吉尼亞科技大學的一名計算機科學教授,他的專長領域是3D互動,沉浸式環境,可用性工程,簡單來說,他就是一位VR專家... 如此明顯的聘用無疑證明了一點: 蘋果公司的VR部門確確實實是存在的,而且還在招兵買馬之中。 證據2. 收購Metaio 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5月,蘋果就買下了德國的一家AR公司Metaio,網上的消息稱蘋果買下它之后,Metaio的Twitter官網就關閉了,并且不再接受新的客戶。 ![]() 蘋果對于這項收購行為的官方解釋是:蘋果公司時不時就會買一些小的科技公司,我們幾乎不會告訴你我們的意圖是什么。言外之意就是四個字:有錢任性!你管我! 感受一下他們的成果: ![]() ![]() VR,AR有許多相通之處,不排除蘋果會同時涉足兩者。并且,現在還有被熱抄的詞匯叫MR,就是將二者技術和體驗混合起來。 證據3. 收購Faceshift 就在去年,蘋果還買下了另外一家公司Faceshift,一家專門做捕捉人臉特征的公司。他們可以讓CG(動畫)人物復制你的臉部表情。同樣的情況發生了,Faceshift在被蘋果收購之后,立刻披上了神秘的袈裟。他的官網非常簡單,只有一個動圖,三個鏈接文章(最后更新于2015年3月份),和一丁點介紹。 ![]()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Faceshift 的3D捕捉技術一定是非常成熟的。 感受一下他們的成果: ![]() ![]() 證據4. 收購PrimeSense 大概在兩年之前,蘋果公司還買下一家以色列的3D感應器公司PrimeSense,這家公司最出名的大概就是為微軟Xbox360的Kinect動作捕捉器的芯片設計了,當時收購價格是3億6千萬美金(現在肯定賣不到這么多了)。 ![]() PS:所以說做技術的公司就是要在合適的時間把自己賣了。要有把公司“當兒子養,當豬賣”的理念! 微軟錯過了智慧手機的時代,現在就指望著靠HoloLens在未來的VR平臺上翻身呢!不過在深入調查的時候,你會發現微軟的一些技術大牛都被蘋果挖墻腳挖過去了!不知道微軟的HR到底作何感想? 證據5. 兵強馬壯的團隊 既然談到人才問題,我們可以來看一下蘋果VR/AR領域的大概情況: Nick Thomson,曾經微軟HoloLens項目的首席音頻硬件工程師,2015年被挖角到蘋果,他可是在HoloLens項目組工作了超過兩年哦,這樣的寶貴AR經驗會給蘋果到來什么,絕對是超值的! ![]() 還有Bennett Wilburn,也曾是微軟的工程師,在2014年到2015年當過華為的科學家,主攻方向是機器學習——人類動作捕捉識別,曾經在Lytro科技公司領銜開發過圖像處理軟件,還做過華為的首席科學家。 ![]() 還有一位就是Graham Myhre,他也是曾經在Lytro工作過的工程師,開發過相機的透鏡和感應器,現在在蘋果研究“下一代產品的顯示和光學技術”。 ![]() 當然,還有這位老兄,Chris Prest,他是蘋果的產品設計師,他的設計團隊主要領域是頭盔顯示方面,也可以理解為蘋果頭戴設備設計師。從他的簡歷可以看出,他對蘋果可謂是忠心耿耿,2002年至今的職業生涯沒有“出過一次軌“哦! ![]() 證據6. 早年設計理念 大家來看一下蘋果在2006年提出的用手機做為顯示屏來實現VR的設計概念圖: ![]() 這張是2008年,蘋果提出的和Google Glass有相同設計理念的原型機,它可以連接你的任何ios設備,擁有3D效果,并且可以通過眼球跟蹤,聲音以及指紋來識別你。 ![]() 早在2008年的時候,Apple就已經開始研究自己的VR專利了,它就是USPTO,這是一種將Iphone作為顯示器的頭戴式VR設備,有點類似于Google的Cardboard,要知道當時Facebook也才成立不到4年的時間。Oculus更無從談起。 ![]() 從中可以看出,蘋果的VR研發走在業內前列,技術也不是問題(反正可以各種買),那么蘋果為什么還這么藏著掖著呢? 證據7. 追求極致 縱觀蘋果的發展史,你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規律,那就是蘋果并沒有發明技術,它所做的只是升華了它們! 微軟和黑莓當年開發出了智慧手機的需求,蘋果最后成了最大的贏家,MP3當年可是sony走天下的時候,一個ipod就成就了蘋果,平板電腦概念剛剛出來,中國的深圳華強北可是涌現出了一大批的平板開發廠商,當年的CES上可最先大部分都是中國人開發出來的平板(有如今年的VR設備,可穿戴設備和無人機一樣,大量中國廠商各種產品),但是一個ipad又輕松打敗了那么多的先行者。 ![]() 這些,無非兩個字——變革!要再加一個詞的話——極致! 蘋果不是一個小小的產品的上市就可以滿足的巨無霸,它所要的,是這個產品后面所烘托出來的未來。大家所需要關注的不是誰先誰后的問題,而是誰開發出質量,體驗,外觀最好的產品! 到這里,上面的問題就很容易回答了,通俗來說,就是蘋果只是想繼續保持他那高貴而美好的高科技形象! 平心而論,現在上市的VR頭戴設備,體驗真的不是很好! ![]() 首先,上圖中,現在上市的大部分VR設備都是如此長相,先不說外觀如何,臉上帶著這樣尺寸的一個設備,要是長時間佩戴的話,臉部肌肉確實很不舒服(個人體驗感覺就是你絕對戴不了很長時間),如果你決定入手的話,有一點是可以 肯定的,那就是你以后臉笑抽筋的機會大大減少了! 第二,如果你要操作你的VR設備,你所需要的是圖中的兩個操作手柄,或者是Xbox PS4的手柄,這就會造成用戶使用體驗上的尷尬,想象一下,當你需要手上的設備操作你的VR,但當你低頭的時候,你卻發現,你無法看到你的雙手,這就會非常尷尬,這種操作模式在VR界已經是上一代的手段了。根據以往的經驗,蘋果發布產品的時候,它們就需要給觀眾帶來的感受就兩個字——驚艷!!而如此“落后”的操作手段,蘋果自然沒有很強大的動力跟進這個領域的PK! 證據8. 敬畏AR對手 AR作為對于現實的擴展,在體驗上也同樣有特色,而且在輸入和輸出設備上,AR和VR的很多技術是相通的。關于如何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操作體驗,蘋果的競爭對手們確實已經公布了一些出色產品或者概念。 微軟的HoloLens ![]() 原文鏈接:《硅谷密探6》HoloLens,化科幻為現實 HoloLens的操作手段就不需要依賴額外的物理設備,只需要手勢和聲音來控制! 從VR和AR的角度來說,蘋果從動作捕捉(VR和AR最關鍵的環節,顯示屏技術以及外觀設計提升(可以減小現在VR設備普遍所具有的大大的身體),以及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從微軟的HoloLens項目當中得到整合硬件的靈感以及減少研發周期等方面,已經完全沒有任何障礙,可以說,現在只是蘋果想不想推出自己的VR設備的問題了。 谷歌旗下的Magic Leap Google領投的Magic leap,這家公司可謂是最神秘的公司,他們的公司主頁中心思想非常簡單,就是需要人才,人才,還是人才!!你可以在他們的官網上看到Magic leap所帶來的酷炫效果,但是,除此之外,幾乎所有的頁面都指向了一點,那就是他們在招聘各種各樣的人才!翻開他們的Youtube Channel,你會發現只有兩個視頻,點擊量都在100萬到300萬之間。 你們可以看一下他們所帶來的效果: ![]() ![]() 當然,很多業內人士也承認,現在靠手勢和聲音來控制還面臨很大問題,技術還不是很成熟,改進的地方還很大。不過既然是Google領投的公司,想來效果不會太水! 未來的VR和AR領域到底是多方割據,還是一家獨大,就讓時間來證明吧! |
© 2008-2025 移動叔叔. 版權所有,專業的網絡售后平臺 ( 閩ICP備18006692號-3 )
商務合作|Email:service@mobileuncle.com|手機版|移動叔叔
GMT+8, 2025-7-10 09:50 , Processed in 0.186166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