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加手機創始人劉作虎在一次聊“如何改變中國制造?”的演講中,首次分享了他17年做產品的心得,劉作虎提到,“打磨一款好的產品就要先忘掉預設成本,有了成本把控,用料就難免殘次。”并且他還強調,“一加手機絕對不會做千元機。” ![]() 做產品的正循環 在劉作虎看來,一加能夠在成立才7個月的時候,就獲得歐美市場的認可和贊美,主要還是依靠優秀的產品說話,而能夠打磨出這樣一款“被全球用戶認可的產品”。 劉作虎總結了自己做產品幾個心得:第一,要有專注純粹的態度,專注于產品本身,沒有太多功利心;第二,不預設成本的去打磨一款好產品;第三,面對選擇時,愿意付出代價。 劉作虎強調,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自己17年做產品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做產品的“正循環規律”:只有真正專注純粹,愿意不惜代價的時候,才越有機會成就一款很棒的產品,且用戶的滿意度和口碑會隨之越高,產品的市場周期也會更長,從而讓企業更加自信,下一次做產品依然會選擇這樣做;反之,越急著上市賺錢,搶規模,產品沒做好,用戶口碑越差,企業也會越做越沒信心,成為一個惡性循環。 不預設成本,不做千元機 成本是許多企業推出產品前都會提前考慮和調研的問題,關于這點,在劉作虎這里則成了偽命題。劉作虎表示,要打造一款世界級受認可的產品,如果按照“先定成本后做產品”的思路去做肯定做不好,一定要忘掉成本,先想方設法把產品做好。 “一加肯定不會做千元機,因為以我對產品的要求,一千元我做不出好手機。”劉作虎說,同時還分享了一加進軍印度的例子。眾所周知,在印度市場,1500元的價格一直是個分水嶺,高端市場除了三星等廠商鮮有企業觸碰,是印度的小眾市場,90%的市場份額都集中在1500元以下,以致一加進軍印度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一加要做千元機搶占印度市場,但一加依然堅持了精品策略,在印度上市的產品售價2200元。 劉作虎說:“不預設成本也不會因為市場份額而輕易去轉變自己的產品策略。” 追求品質,愿意付出代價 劉作虎還坦誠到:其實談做產品的道理誰都會,但是真正做產品的企業是要再面臨痛苦選擇和困難的時候愿意為打造一款精品付出代價。 回顧打造第一代手機的情景,劉作虎表示,曾經有過一個月改版30多次的經歷。而關于懸浮屏設計,曾因為想要將懸浮屏的設計調低0.1mm而延遲了一加晚上市一個月,劉作虎坦誠在手機行業:“4個月就是一個產品周期,當時愿意付出推遲一個月的上市周期來打造產品, 那是一個很痛苦的抉擇。” 據劉作虎介紹,在最初的設想中,一加手機的屏幕要比邊框高0.5毫米,但機器生產出來以后,他感覺屏幕高得有點多,大概有0.6毫米。于是便要求員工將屏幕下沉0.1毫米。但在實際操作中這很難實現,于是就要求把屏幕下降0.05毫米,把邊框上抬0.05毫米。產品再出來,才有了現在舒服的感覺。但實際上0.05毫米比頭發絲還要細,一般人根本看不出差異。 “不要把消費者當傻子,任何一個細節做不到位,都有可能會毀掉一款完美的產品。”劉作虎說。 |
© 2008-2025 移動叔叔. 版權所有,專業的網絡售后平臺 ( 閩ICP備18006692號-3 )
商務合作|Email:service@mobileuncle.com|手機版|移動叔叔
GMT+8, 2025-7-13 01:48 , Processed in 0.167148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