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廣東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的CEO,陳明永去年為企業創造了可觀的業績:公司旗下OPPO售出了約900萬部智能手機(小米為719萬部),營業額近百億元,凈利率7%。后一指標應該僅次于小米。該公司也被業界稱為“中國第二賺錢的手機公司”。上個月,陳明永又有新動作:OPPO發布了全球首款配備旋轉攝像頭的大屏智能手機,該手機被業內稱為“卡片機**”。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25歲時選擇與段永平“攜手” 陳明永是四川達縣人,出生于1970年,農村子弟。1992年,陳明永從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系畢業后,聽從家人意見,進入四川一家國營無縫鋼管廠工作。但僅僅10天之后,陳明永就毅然離開家鄉,踏上了去廣東的火車。“國營老廠與自己在大學閱讀的索尼、本田等企業史書籍中的相關畫面不一致。”當時的局面,讓陳明永很感慨。后期在接受采訪時,他認為自己是做了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明智的選擇。 到廣東后,陳明永進入小霸王公司工作。三年后,他成為主管生產的總經理助理,當時的總經理是段永平,也是他的校友。1995年,段永平離開小霸王創業。他從生產和開發體系帶走了6個人,陳明永是其中之一。 離開小霸王的段永平,創建了自己的步步高公司,那時的步步高還僅僅是一只雛鷹,段永平還只是人們口中“廣東的一個個體戶”,但是陳明永看到了步步高的優良基因,他發現段永平關于企業的理解和自己出奇的相似。他選擇和段永平一起,攜手在廣東打江山。 這次選擇也十分正確,在步步高工作時,陳明永負責影音事業,包括步步高VCD、DVD等,五年時間,他逐步帶領步步高DVD成為行業巨擘。2000年,步步高視聽電子全權交由陳明永負責。 2004年,OPPO公司成立,陳明永出任 CEO。設計、研發、生產時尚數碼產品,旗下主營智能手機、藍光DVD。對于這個“橫空出世”的公司,外界不少人認為段永平才是幕后的大老板。對此,陳明永的解釋是:段永平不是在美國遙控OPPO的“幕后大老板”,他是董事長,但和自己持有的股份其實相差無幾,都只有10%左右。“阿段沒有在OPPO里做過什么重大決策。” 不過,陳明永認為自己學到段永平很多精髓。段永平曾對步步高的員工表態,“我借你一塊錢的現金,你買我一塊錢的股份。你將來用股份的利潤,或者股份增長的股息還我。”耳濡目染的陳明永后來在OPPO也強調分享。OPPO的股權激勵覆蓋全部員工,新進員工一年后即可獲得執行期多為四年的期權,員工若離職,已兌現為股份的期權無需上繳。目前,OPPO員工持股比例超過60%。考慮到七八年后如果上市會面臨極度分散的股權結構,OPPO從2010年起才暫停新的股權激勵。 也正因為此,OPPO高管團隊中有人降職、調崗,但很少有人離職。OPPO有3000名員工,一年主動離職人數不超過30個。 “沒想到蘋果有這么大的影響” 智能機“戰場”上也曾失利 剛開始的OPPO,重點放在MP3等數碼電子產品。2006年底,OPPO開始涉足手機行業。 這次進軍,出于陳明永的挑剔:他認可諾基亞的用戶體驗,但它們“看起來粗糙,不夠漂亮”;三星的外觀和細節耐看,但用戶體驗又有欠缺——“你先存了辦公室號碼,之后再存手機號碼,會發現不顯示已有號碼。”至于國產手機,陳曾于2006年底前往深圳的連鎖賣場轉了5個小時,“沒有找到一款我喜歡的手機。那種工藝,那種質量,就算白送給我,我也不想用。” 雖然在手機領域起步較晚,但OPPO又后來居上。只是,這個過程并非一帆風順。 剛開始,陳明永的目光緊盯手機硬件,為了避免國產品牌死于品質的結局,OPPO的方法是追逐頂級供應商。他表示自己才是第一個使用飛利浦芯片的MP3公司;開發功能機時OPPO選擇昂貴的日立顯示屏和進口電芯,因為品質要求“比諾基亞還高”。OPPO的市場定位精準:目標用戶年輕、未必富足、追求時尚、女性偏多。他們看《讀者》與《快樂大本營》。一位非北上廣深的女性OPPO手機用戶回憶其購買初衷,“造型可愛,性價比高,那時還沒有智能機,它就有智能輸入了。” 對于品質的要求,陳明永決心很大,哪怕有產品已經開模,一旦他覺得不太好,一定要將其廢掉。OPPO固守著從DVD時代延續下來的自有工廠,OPPO手機整機全部出自這里。對陳明永而言,那是一個巨型實驗室。 吹毛求疵的OPPO很難找到與之合作的設計公司。陳明永曾將設計外包給數家公司,一年后便放棄。“我們的要求,他們一方面是做不到,也有的是要他們付出太大代價。”陳說。 品質和審美的把關,讓OPPO手機贏得了市場,但在智能機的研發上,OPPO卻曾遭遇挫折:陳明永沒察覺到功能機向智能機轉型的第一步。“隱約知道好像大家都在搞智能手機,但能做成什么樣是不知道的。我認為iPhone會有影響,但可能需要五六年。沒想到蘋果有這么大、這么快的影響。那時候滿眼看到的只是翻蓋啊、滑蓋啊這些東西。”他告訴記者。 緊接著,OPPO還是成立了智能手機部門,2009年初開始摸索。2011年8月,OPPO 以500萬美元聘請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出演的首款智能機廣告引起關注,但是這位明星所持手機厚達16.6毫米、重近200克,為避開iPhone的直板造型陳明永還特意選擇了滑蓋設計。它的最終銷量,曾主管產品開發的OPPO副總經理劉作虎“都不好意思說”。“其實我們不應該做滑蓋。”陳明永后來總結說。智能機世界是“軟時代”,陳明永意識到,僅依靠硬件生存的時代即將結束,產品從開發到銷售的互聯網化是大勢所趨,硬件公司力求融合的移動互聯網(軟件+服務)變化太快,硬漢子到了軟時代。陳明永感到了“軟硬結合”的迫切。 去街頭聽聽用戶需要什么 半年時間打響“翻身仗” 滑蓋智能手機的一次敗筆,讓陳明永明白“關起門來做一個好產品”不行了,這個在制造業里一直游刃有余的品質至上者,開始思索OPPO的新姿態。做好產品,在陳明永看來,是企業的本質。對此,他說得最多的兩點是,要做讓消費者驚喜的產品,要做偉大的產品。為了實現他的訴求,他引導企業靜下心來,看一下目前市面上真實的消費者是什么樣子。此時,他十分關注軟件上的服務和提升。 受2011年秋上市的卡西歐TR100(自拍神器)啟發,OPPO團隊歷時半年,對用戶需求進行了沉浸式研究調查問卷、用戶訪談、自拍照片統計、工程師與女性一起街拍,之后得出結論:“自拍應以女性自拍的角度作為評價標準、用戶抱怨前置攝像頭拍的不像自己”等,根據結論,OPPO將自拍手機的前置攝像頭像素提升至200萬(一般國產品牌為30萬)。該款產品,還用自動人臉識別取代了自拍時的取景框,因為“女性比較討厭主動去設置,她們喜歡這種很隨意地去拍”。她們不認可前置攝像頭的大廣角潮流,因為大過某個角度會自拍出“小三”臉,而女性“會讓自己拍得很像大家閨秀”……這款市場需求調研充分的自拍手機開發近一年后上市,售價1998元。與同價位國產機型相比,其配置并不出色,但當年銷量過百萬部。陳明永說,“我們的產品和定義支撐這個,我們牽引了我們的消費者。” 2012年,OPPO約1500人的研發團隊推出了不到10款智能機,每款銷量均過百萬部。截至2012年底,公司售出了約900萬部智能手機(小米為719萬部)。同行們賣千元智能機,OPPO的手機零售價多在2000元左右。營業額近百億元,凈利率7%。后一指標應該僅次于小米。事實上,這只是半年內取得的成績,半年前,OPPO還在忙于清理220萬臺功能機庫存。 |
© 2008-2025 移動叔叔. 版權所有,專業的網絡售后平臺 ( 閩ICP備18006692號-3 )
商務合作|Email:service@mobileuncle.com|手機版|移動叔叔
GMT+8, 2025-5-15 02:22 , Processed in 0.182671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