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連線》雜志刊文,談及臺灣聯發科的轉變。過去,聯發科是功能手機芯片之王,它通過提供參考設計,讓許多不知名的廠商,推出功能多樣的功能手機。現在,聯發科想將此模式復制到智能手機中。 下面是全文: 全球有70億人,但只有10億人使用智能手機,這意味著還有60億人的市場空間。最大的科技公司無法忽略,2013年,它們會將這些人努力帶到在線世界中。 聯發科是臺灣最大的手機芯片商,它的芯片用在聯想、夏普、宏碁、中興通訊、華為手機中。去年,通過給5億臺手機提供芯片組,聯發科營收30億美元,輕松超過三星、HTC和蘋果的總出貨量。但少有人知道聯發科。 聯發科新業務運營者Finbarr Moynihan說:“我們是最受保護的‘機密’。” 功能機霸主聯發科 聯發科不通過自己的名字銷售手機。相反,它提供所謂的“參考設計”,當中包括芯片、操作系統、攝像頭、顯示屏等,不需要以制造商品牌為自己增添個性。聯發科的模式在功能手機時代十分管用,它于是模仿到智能手機中。 2013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首次超過功能手機,在中國和非洲,聯發科在功能手機領域擁有壓倒性優勢。大多的銷售來自發展中市場,當時非補貼性手機定價將掉到50美元以下。但聯發科的目標是市場的兩極,它計劃向高價手機銷售芯片。它提供更快的芯片組,更華麗的顯示屏,讓制造商可以瞄準增長的中產階級。如果聯發科成功,可以將無數的人帶到網絡中。 聯發科的規模巨大,但讓人更吃驚的可能是它的增長速度。聯發科于1997年成立,由臺灣芯片商聯華電子旗下的研發分支分拆而來。最初,聯發科生產電腦和家庭音響芯片,目前仍是此領域的老大。它將運營擴充到Wi-Fi、電視、手機領域。 2004年時,聯發科悄然進入手機領域,為中國手機商提供芯片組。然后又殺入一些新興市場,如印尼、印度、巴西、俄羅斯等。現在已經成了功能手機巨頭。 便宜的手機只有一些基本功能,只能運營基本程序,2012年,它占了全球手機銷售的70%。但聯發科認為用戶已經準備好擁抱智能手機,一方面是硬件成本下降,另外是3G網絡的推出。照聯發科估計,4年之內,200或200美元以下的非補貼智能手機將達7.3億臺。 無補貼是關鍵。在中國及全球其它許多地區,手機是通過零售店銷售的,不是運營商店鋪。運營商不會補貼這些手機,價格就成了主要的問題。手機和SIM一般是分開購買的。 到中國的小地方,或者其它發展中國家,你會發現手機形式多樣,它來自無名的制造商。在一定程度上,這是需求的反應。網絡和需要因地而異,例如,客戶可能需要多SIM卡手機,所以制造商就推出針對本地需求的手機。在中國,聯發科走在前沿。當它向國際擴張,其模式也可以適應全球規模。 Moynihan說:“因為零售商尊敬這些國家,消費者使用習慣成熟。” 聯發科的最大賣點在于彈性。因為運營規模巨大,比起按市場運營的制造商,聯發科可以低成本在手機中加入許多功能。它可以在便宜手機中提供豐富的多媒體體驗,讓本地品牌樹立身份、獲得消費者感知,這些都是難事。 例如,因為聯發科不必對運營商負責,它的手機一直支持多SIM卡。一些用戶想用不同的SIM卡給不同的人、不同的國家、在不同的時間打電話,多SIM就成了基本需求。在巴西,就有許多人使用多SIM卡手機。 智能手機復制舊模式 通過這種模式,聯發科成了中國最大的手機芯片供應商,它計劃將舊模式用在智能手機上。去年,聯發科出售了大量功能手機芯片。現在它想將價格適宜的Andorid手機推向世界,產品針對特定市場本土化。它開發了強大的四核芯片,可以與三星、LG的高端手機競爭,但售價只要200美元。如果你沒這么多錢也不成問題。聯發科有單核和雙核芯片,可以將價格降下來。 Gartner分析師Mark Hung指出:“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聯發科打出一個杠鈴式的市場,高端有增長,且低端增長明顯。” 低端的重要性一點也不亞于高端。蘋果處在高端,上個季度,雖然iPhone在中國銷量翻倍,但只排在第六位,落后于三星、中國無線技術、中興通訊、華為,后兩者使用聯發科芯片。 這意味著今年成千上萬人拿起首臺Android手機時,它們用的是一臺聯發科手機,手機打的Logo卻各有不同。 Moynihan說:“我們在智能手機領域是民主化的,我們要將更好的體驗帶到更有成本效率的平臺中。” 除了便宜,購買聯發科的設計,用起來也更好。例如,智能撥號軟件可以讓用戶在撥打電話時,手機可以指向同一網絡的號碼。軟件可以自動切到WIFI網節省流量,一些手機甚至可以在2G平臺工作,但用WIFI來上網。它還有內置的電源管理功能,還有低能耗顯示屏,它可以將電池使用時間最大化。 這種戰略大獲成功。聯發科2011年出貨5.5億塊功能手機芯片組,1000萬智能手機芯片組。去年出貨4億塊功能手機芯片組,盡管下滑,但智能手機芯片組出貨1.1億塊。 聯發科總裁謝清江(Ching-Jiang Hsieh)說:“2011年應該是功能手機銷量的高峰。” 坦白來說,智能手機市場由類似三星LG等玩家控制,聯發科想壯大自己。在中國,聯發科已經是最大的智能手機芯片供應商,它的芯片組占了去年中國智能手機銷售的30-50%。對于三星來說這可能是壞消息,但對Android來說是好消息,對消費者更好。 謝清江認為:“過去我們專注于功能手機,所以我們向消費者提供自己的生態系統,當中包括自己的平臺。對于智能手機,它是一個開放的系統,正因如此我們專注于產業最流行的平臺。最初我們支持Windows OS,但對消費者說這可能不成功,所以轉向了Android。” 四核時代 在今年的CES大展上,聯發科展示MT6589手機,顯示屏看起來挺棒,攝像頭拍照很快,打開APP也很快,盡管它不是Nexus 4,但手機和許多Android手機一樣好,甚至更好,比我的iPhone 4S要快很多。它很有吸引力,裸機只要150-200美元。 在發展中國家,如果消費者想要一臺好手機,它是好選擇。顯示屏足夠大可以編輯長短信,可以讀新聞。它可能是用戶的唯一媒體播放器,可以當電視用。還有攝像頭、電子書閱讀功能、網絡瀏覽器。它的確是多合一設備,集移動通信、娛樂、互聯網中心于一身。 Moynihan解釋說:“印尼的一些人希望智能手機攝像頭好,因為手機是他們的相機。在印度,手機可能是觀看電影的唯一設備。” 最終,這些國家的人會對智能手機民主化興奮。對聯發科和Android來說也是好事,但最終200美元的智能手機將使人類受益。 |
© 2008-2025 移動叔叔. 版權所有,專業的網絡售后平臺 ( 閩ICP備18006692號-3 )
商務合作|Email:service@mobileuncle.com|手機版|移動叔叔
GMT+8, 2025-7-19 11:21 , Processed in 0.180361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