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12月,MT6589芯片發布,到目前的手機終端上市,聯發科(2454:TW)兌現了其四核芯片MT6589“不做期貨”的承諾。 1月21日,華為G520京東首發預售。1月23日,手機廠商金立在京東商城正式上線銷售其首款四核智能手機,國內廠商都紛紛地做所謂的首發上市宣傳。 “從芯片的角度,四核在今年會成為智能手機的標配。”金立集團執行副總裁盧偉冰認為,與雙核相比,四核手機的性能有大幅度的提升,但是成本增加的幅度并沒有那么大,“2013年,金立五成以上的產品將采用四核芯片”。 事實上,這已經是金立去年首發基于聯發科MT6577雙核芯片后的又一次搶閘。盧偉冰透露,聯發科發布四核芯片后,有五家左右的手機廠商在同時開發,金立做到首發,主要原因是,“我們是最早一批做聯發科智能手機平臺的,研發流程和時間周期短一些”。 聯發科中國區總經理呂向正去年12月12日發布其四核芯片時向記者坦承,該芯片基于28納米技術,由臺積電代工,不排除會出現由于代工廠產能限制而供貨緊張的情況。其實,去年夏秋季,聯發科芯片就曾出現因供需預測問題,出現供不應求的炒貨問題,一些中小手機廠商抱怨加價后仍拿不到貨。 對此,盧偉冰表示,由于金立與聯發科有長期的合作關系,并不太擔心供貨的問題。 盧偉冰稱,與高通的四核芯片8064Q相比,聯發科MT6589在性能上與之不相上下。據其透露,金立基于高通芯片平臺的四核手機將在今年3月份上市。 對于目前市場上三星等手機廠商鼓吹的八核手機,盧偉冰認為,這更多是宣傳噱頭,“四個核工作,四個核在休息,實際上是兩個四核在交替工作”。 在他看來,剛剛過去的2012年,智能手機的技術演進速度太快,四月份還是1G單核,7月份就是1G雙核,年底發布四核,等于一年快速迭代了四代產品。“今年不管是核還是屏,演進不會那么快了,相信到年底主流還是四核,只不過頻率高低會有所差別,屏的尺寸上空間也有限,再大就不是手機了”。盧偉冰認為,2013年,智能手機的硬件競賽會有一個回歸的過程。 2012年,中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從上一年的6700萬部飆升到約1.8億部,國產廠商的整體市場份額超過七成,除了蘋果、三星等少數幾家,原來的諾基亞、摩托羅拉、LG、索尼等外資巨頭集體呈現老態龍鐘的狀態。國產手機群體盡管遭遇著“規模殺死利潤”的桎梏,但憑借在千元智能機市場的低價絞殺和硬件升級大賽,至少在出貨量上再次走向峰頂。 另外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在國產手機由于硬件競賽而被詬病為缺乏差異化的情況下,目前國產手機的渠道也在走向同質化。 智能手機興起以來,國內市場的主要渠道模式可以大致分為運營商渠道、傳統社會渠道和電商渠道。不同的渠道模式也成為一些手機廠商比較明顯的標簽,比如,華為、中興、酷派等傳統上與運營商關系較為密切的手機廠商在運營商渠道上依靠集中采購占據了先機;小米則在電商渠道上趟出一條新路,越來越多的廠商在其示范效應下,越來越重視電商渠道;金立等廠商則在傳統渠道上有著長期深耕和積累。 目前來看,這三種渠道模式已經被越來越多廠商所普遍使用,大量廠商進入運營商的集采,電商渠道也為更多廠商采用,大家都在取長補短。以金立最新發布的這款四核手機為例,其由京東商城線上首發,也進入了聯通的話費補貼政策,同時也會經由金立的傳統代理商渠道銷售。(本報記者 施建 深圳報道) |
© 2008-2025 移動叔叔. 版權所有,專業的網絡售后平臺 ( 閩ICP備18006692號-3 )
商務合作|Email:service@mobileuncle.com|手機版|移動叔叔
GMT+8, 2025-7-18 20:48 , Processed in 0.15413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